在投資市場中,無論你能賺多少,最基本的還是要守住本金。「停損」和「停利」就是幫助你在市場波動中穩定獲利、控制風險的兩大關鍵工具。無論你是投資新手,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,都應該學會設定自己的出場策略。本文將帶你一步一步了解什麼是停損點與停利點,為什麼它們這麼重要,以及該如何正確設定它們。
停損點是什麼意思?為什麼要停損?

簡單來說,停損點就是你在進場投資之前,先幫自己設定好「最多可以接受賠到多少」的那條底線。當股價跌到那個點時,就果斷賣掉,不要再幻想它會自己彈回來,這樣才不會小賠變成大賠,讓自己的資金越套越深。
這就像你出門玩水,明知道前方水流很急,你就應該在安全線前面先停下來,而不是硬要往前游一游看。停損就是保命線,不是放棄,而是為了活下來繼續打下一場仗。
停損點的例子
假設你用100元買進一檔股票,看好它會漲到120元。但進場後股價下跌,你開始猶豫要不要賣。如果你事先設定好停損點是90元,那當股價跌到90元時就果斷賣出認賠,虧損控制在10%。這就是典型的「停損操作」。
- 小虧可以接受,重點是不讓虧損繼續擴大。
- 如果你捨不得停損,等到跌到80、70元,虧損會變成20%、30%,要回本更難。
- 一直抱著希望不賣,就會變成「凹單」,錢卡在帳上、沒辦法靈活操作。
為什麼新手常常不肯停損?該怎麼想才對?
很多投資新手最常犯的錯誤,就是不願意停損。明明股價已經跌破預期,心裡還是會想:
- 「應該會反彈吧?」
- 「都跌這麼多了,現在賣太虧了吧?」
結果就是凹單越凹越深,虧損越來越大。很多人因此抱著套牢的股票好幾個月,甚至一年以上,錢卡住動不了,錯過更多賺錢的機會。
但事實是:停損不是失敗,是紀律。專業投資人都知道,市場本來就有賺有賠。停損不是因為你做錯,而是你願意面對現實、控制風險,這才是真正成熟的操作。
- 錢賠一點沒關係,資金卡死才最致命
- 有停損才有機會重新佈局、把錢放到對的地方
- 停損不是輸,而是「保護你的下一場勝利」
什麼是「凹單」?
「凹單」是台灣股市用語,簡單來說,就是投資人買進股票後,股價下跌卻不願意停損,選擇繼續硬撐、一直抱著不賣的行為。
停利點是什麼意思?什麼時候該停利?

停利點意思,就是當你手上的股票或投資商品「漲到你設定的目標價」時,就果斷賣出獲利了結,不再貪心追高。這是幫助你把帳面獲利真正變成現金的一種操作策略。
就像是你在打遊戲,已經得到想要的素材,就不要再冒險闖入自己未知的領域,比起繼續硬打還冒著被反殺的風險,反而更穩健。
停利點的例子
停利點簡單來說就是:你用 100 元買進一檔股票,設定目標是 漲到 110 元就出場,當股價來到 110 元,你就照計劃獲利賣出。這就是一個很標準的停利操作。你不需要等它漲到天價才賣,因為你已經完成自己預設的利潤目標,也把風險降到最低。
停利的重點不是賺最多,而是穩穩收錢
很多人在看到股票漲的時候,常會有這種心情:
- 「現在漲這麼強,再等一下說不定還會更高!」
- 「萬一我現在賣掉,結果它繼續飆,我會後悔啊!」
但這種想法往往讓人錯失最好的賣點。一猶豫不賣,行情反轉下來,原本帳上的獲利變成小賺、甚至變成賠錢,最後只能無奈賣出。其實,停利的重點不是賺到最高點,而是穩穩把錢放進口袋。只要你每一次都能達標就收,長期下來反而更穩定。就像打棒球,不用每球都打全壘打,有一壘、二壘安打,分數一樣慢慢堆起來。

穩穩賺、穩穩收,比貪心追高更容易長久在市場上生存。
如何設定停損點與停利點?


停損點要怎麼設定
固定百分比停損法
這種方式最簡單,也最適合新手。你只要先決定你最多願意承受幾%的虧損,然後根據進場價格來算停損點位。
你用 10,000 美元買進一個資產,價格是每單位 100 元。你不想虧超過 5%,那就是最多虧損 500 美元。
停損價格 = 100 × (1 – 0.05) = 95元
只要價格跌到 95 元,你就賣出止損。
- 優點:簡單直觀,風控明確
- 缺點:沒有考慮市場波動,有時候會被「假跌破」洗掉出場
技術分析法
這種方法是透過技術面判斷「市場可能的轉折點」,來設定停損位置。你可以觀察以下幾個元素:
- 最近的支撐位
- 關鍵K線低點
- 均線(例如20日線、60日線)
- 趨勢線下方一點的位置
你看到某支股票在 50 元附近有多次撐住,形成明顯的支撐區。你在 55 元進場做多。為了避免被假突破洗掉,你可以把停損設在支撐區下方一點,比如 48 元。
- 優點:結合圖表、比較符合實際行情
- 缺點:需要一定的技術分析能力,有時不容易判斷關鍵點
ATR波動率法
ATR(Average True Range,平均真實波幅)是技術分析中常用來衡量「市場波動性」的工具。
- 價格波動大 → 停損距離就要拉遠一點
- 價格波動小 → 停損距離可以縮短
這樣才能避免因為「波動太大,還沒到反轉就被洗出場」。如果你也曾經遇過「一進場,價格就剛好觸發你的停損,然後價格又快速往你原本預期的方向衝上去」這是因為你低估了價格的波動性,設定的停損太近,容易被「正常的上下震盪」洗掉。
方法一:低點 – ATR × 倍數
適合:波段單、技術面入場
- 找出一個明確的前波低點
- 用該低點減去 ATR 值的 0.5~1 倍來當作停損
你在 GBP/USD 1.2977 做多,前一個低點是 1.2865,ATR 是 0.0072,你用 0.5 倍 ATR 當停損寬度:
👉 停損 = 1.2865 – (0.5 × 0.0072) = 1.2829
這樣就留給市場一些波動空間,避免太早被洗出。
移動停損法
移動停損法,也有人叫「追蹤停損」,是一種自動根據價格變化而調整停損位置的方式。當價格往你有利的方向走時,就調整停損點向獲利方向靠攏;但當價格反轉,不再繼續前進,停損點就固定不動。
假設小華在 80 元買進 B 公司股票,並設定移動停損為 8%
情境一:股價下跌
- 如果股價沒漲,反而直接下跌至 73.6 元(80 – 8%)
- 觸發停損,小華出場 → 小虧離場,控制風險
情境二:股價上漲後回跌
- 股價一路漲到 100 元,創下新高
- 此時移動停損點跟著上調到:100 ×(1 – 8%)= 92 元
- 若股價回跌至 92 元,就會自動停損 → 保住大部分漲幅
優點 | 限制 |
---|---|
不用每天盯盤,漲就保利、跌就風控 | 若波動大,設定太緊會容易過早出場 |
能吃到一段趨勢,利潤最大化 | 遇到盤整或假突破時容易被洗掉 |
自動調整,情緒干擾較少 | 追蹤比例需要根據個股特性微調 |
- 波動小的股票可設較小%數(如 5~7%)
- 波動大的成長股建議用 10~15%,避免誤判出場
- 若搭配技術分析(如均線或布林通道)效果更佳
理由消失停損法
「理由消失停損法」的核心概念是:當你買進股票的原始理由不成立時,就應該考慮停損或出場。不像傳統只看價格的停損方法,這種方式更重視你為什麼進場?當初的邏輯是否還成立?
小華在觀察到 C 公司準備推出一項熱門新產品後,預期這將大幅帶動營收,因此在股價 150 元時買入。
然而幾週後,公司突然宣布該產品因故延期,並且不再提供上市時間表。這時,小華就判斷:
當初「因新產品帶動股價」的理由已不成立,於是決定出場停損,不再抱有幻想。
即使股價可能還沒跌很多,小華仍果斷離場,因為入場邏輯已經瓦解。
這種方法的重點在於紀律與理性,不因為「還沒賠很多」就拖延,也不因為「也許還有希望」就繼續抱著,而是客觀檢視:當初的判斷基礎還在不在?
優點 | 限制 |
---|---|
清楚知道買賣邏輯,不容易被情緒牽著走 | 判斷需要經驗,且資訊可能落後 |
更客觀的評估股價背後的價值 | 有時候股價已先反應,動作會慢一步 |
可以搭配基本面或技術面邏輯使用 | 理由可能主觀,不一定容易量化 |
「理由消失停損法」不是單靠價格,而是當你原本看好這檔股票的原因不成立時,就該出場。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「撤退的原則」,而不是等市場逼你停損。
停利點要怎麼設
固定百分比停利法
固定百分比停利法是一種預先設定好獲利目標的出場策略。當資產上漲到你設定的漲幅,就自動賣出、鎖定利潤。這種方法簡單明瞭,很適合想要穩定獲利、不想盯盤的投資人。
假設你用 10,000 美元買進某個資產,價格是每單位 100 元。你設定固定的停利比例為 20%,也就是希望在獲利 20% 時出場。
停利價格 = 100 × (1 + 0.20) = 120元
當價格漲到 120 元時,你就會賣出資產,實現每單位 20 元的利潤。
- 優點:
- 操作簡單,容易執行
- 提前設定獲利目標,不易被市場情緒影響
- 可自動化執行,省去盯盤時間
- 缺點:
- 不考慮市場走勢與波動,可能太早出場,錯過後續更大漲幅
- 不適合波動較大的市場,容易設太近或太遠



固定百分比停利法很適合當作「保底獲利策略」,但如果你希望吃到更完整的波段,也能搭配「移動停利」或「技術分析」一起使用,會更有彈性。
移動停利法
移動停利法(Trailing Take Profit)是一種會根據市場價格變動,動態調整停利點位的策略。當價格往你預期的方向上漲時,停利點也會跟著上調,確保你在行情回落時,能保住大部分已經到手的獲利。這個方法不需要自己頻繁盯盤,能自動幫你追蹤利潤。
假設小芳在 每股 150 元 的價格買進 Y 公司股票,設定移動停利為 10%。
情境一:股價上漲後回跌
股票漲到 180 元 時,移動停利點就會更新為:
停利價格 = 180 ×(1 – 10%)= 162 元
如果股價之後回跌到 162 元,就會自動出場,實現利潤,避免獲利回吐。
情境二:股價沒漲反而下跌
若股價沒有上漲,反而直接跌破 150 元,那移動停利點就不會更新,系統會視原本設定的「停損點」來做出場決策。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自動追蹤獲利,不用每天盯盤 | 若市場波動大,設定太緊容易被洗掉 |
能在上漲趨勢中吃到比較長的波段 | 停利比例設定需要根據標的的波動性調整 |
情緒干擾少,避免早賣或貪心不賣 | 在橫盤震盪時,容易頻繁出場 |
- 波動小的個股:5%~8%
- 波動大的成長型股票:10%~15%
- 可搭配技術指標(如均線、布林通道)來提高準確度
價值分析停利法
價值分析停利法是一種根據股票估值來設定出場點的策略。當你認為某檔股票已經達到或超過它的「合理價值」,就選擇賣出獲利,而不是單靠價格漲跌的幅度來判斷。這種方法不看技術線圖,而是從財報數據或基本面出發,更適合中長線的價值型投資人。
小志分析 Z 公司後發現,它的合理估值大約是每股 120 元,這是根據過去平均本益比與未來盈餘預測所估算出來的。他在股價還在 95 元的時候買進,打算等它回到「合理價格」再出場。幾個月後,股價漲到 125 元,超過了他原本評估的合理價值,小志認為已經達到預期獲利,就選擇停利賣出。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基於理性分析與數據推估,不容易被市場情緒影響 | 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面分析能力,如估本益比、成長率等 |
避免因為價格波動亂出場,讓出場更有邏輯 | 合理估值具有主觀性,不同人可能得出不同結論 |
可作為長線投資的重要依據 | 有時市場會超漲或超跌,估值過早賣出可能錯過更大漲幅 |
技術指標停利法
當某些技術指標出現反轉或賣出訊號時,就停利出場。這種方法適合偏向短線或波段操作的投資者。
- RSI 超過 70 → 出現超買訊號
- MACD 死亡交叉 → 可能反轉向下
- 均線跌破(如股價跌破 20MA 或 60MA)
你在股價突破年線(240MA)時進場,當日後股價跌破季線(60MA)時就停利出場。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配合趨勢,能吃到一段波段 | 假訊號多,容易被洗出場 |
有明確出場訊號,減少情緒判斷 | 對技術分析有基本了解較好 |
區間目標價停利法
先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價區間,一旦價格進入這個區間就準備獲利了結。
你在 50 元買進某股票,設定目標價在 60~65 元,一旦價格達到這範圍就分批出場。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停利有規劃,避免貪心錯過高點 | 若設定不合理,可能賣得太早或太晚 |
可搭配支撐/壓力線、前波高點設定 |
分批出場停利法
不是一次全賣,而是分批出場,隨著價格上漲慢慢減碼。常搭配固定比例或技術關卡進行出場。
你買進一檔股票 10 張,設定:
- 漲 10% 賣 3 張
- 漲 20% 再賣 3 張
- 剩下的設移動停利出場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彈性高,減少錯失行情風險 | 操作複雜,需較多管理 |
分批鎖利,也能保留部分部位續抱 |
重大事件出場法
當市場即將公布重大利空/利多或重大財報、政策變動時選擇先出場,保住已有利潤。
即將公布升息結果或季報,你選擇在利多未實現之前先賣出,避免股價利多出盡反跌。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提前避險,不貪利 | 有時消息未必影響股價 |
搭配新聞與基本面很好用 | 可能過早離場,錯過後續行情 |
結語
停損與停利,說來簡單,做起來卻需要紀律與策略。學會事先設定好風險與獲利的界線,不只可以幫助你減少情緒化交易,更能讓你在市場中長久生存。最重要的是,沒有完美的策略,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建立出屬於你的風控系統,讓每一筆交易都更有信心與掌握。
小幫手推薦的投資平台 | |
---|---|
![]() ![]() | 入金最低5美,槓桿1000倍 經常舉辦贈金活動回饋用戶 24小時中文線上客服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歷史最悠久、資產規模最大 商品多達16,000種,涵蓋外匯、股票等商品 持有全球十大金融強國監管牌照,安全無虞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無限槓桿,財報公開透明 提供免傭金及零點差的帳戶 能複製交易賺取傭金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幫客戶保100萬美金的保險 外匯投資最低0點差 24小時中文線上客服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提供低點差帳戶 提供贈金活動 槓桿不會隨資金變動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爆倉比例0% 不強制平倉 負餘額保護 客戶資金隔離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活躍交易者計畫 提供低點差帳戶 多樣投資工具及教學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超方便台幣出入金 台灣設置辦公室 24小時中文線上客服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資金安全有保障 用戶多交易量大 資金受到SAFU安全保障 介紹官網 |
![]() ![]() | 成長快速的虛擬貨幣平台 信用卡快速買幣 經常舉辦贈金活動回饋用戶 介紹官網 |